摘要:
本文介绍了常州残疾人企业政策补贴的详细情况。常州市作为我国残疾人就业率较高的城市,倡导开展残疾人创业和就业,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补贴等举措鼓励残疾人创新创业,促进他们的就业和社会融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政策补贴目标及范围
1、补贴目标:
常州市残疾人企业政策补贴是为了鼓励和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2、补贴范围:
政策针对常州市内的残疾人创业企业,包括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和残联管理的残疾人专业合作社等,以及创业过程中受到残疾或者伤残影响的企业,给予资金和税费等方面的支持。
3、补贴标准:
根据企业本身实际情况,政策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资金支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元以上的企业可以获得2%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以获得年销售额1%的销售额补贴,且不超过30万元。同时,企业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补贴申请条件和流程
1、补贴申请条件:
常州市残疾人企业政策补贴面向符合以下条件的申请人:
(1)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残疾证明有效。
(2)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
(3)经考核认定有自主创业的能力,经济计划合理,并在市场上运营。
(4)无重大违法和不履行法定义务行为,无严重纳税违法行为。
2、补贴申请流程:
(1)意向申请人向常州市残疾人创业担保贷款中心、常州市残联或常州市创业服务中心进行咨询或申请补贴。
(2)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核后,筛选符合审批标准的企业,组建专家评审小组,对提出申请的企业进行现场审核,并打分决定是否通过。
(3)通过审核的申请人在政策规定的时间内签订补贴合同,并领取补贴资金。
三、补贴效果及成效展示
1、补贴效果:
常州市残疾人企业政策补贴的实施,首先为残疾人创新创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和税费优惠支持,鼓励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展开有益的探索和发展。同时,政策对优秀残疾人创业项目和企业进行宣传推介,提高社会关注度和认知度。政策还促进了残疾人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融入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动力。
2、成效展示:
截至2019年底,常州市已有900多户残疾人创业企业获得政策补贴,补贴金额超过3500万元,涉及就业人数逾万人,拓展出多个就业新领域和创业新亮点。例如,有残疾人在家开起了网店,销售家乡特产和手工制品;有残疾人在市场上从事汽车修理和维护工作;也有一些创业者给出了创新的答案,比如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和文艺表演,建立残疾人工艺品展销中心等。
四、政策调整及建议
1、政策调整: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完善。长期以来,常州市残疾人企业政策补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补贴标准和发放方式等。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管,优化补贴政策和办法,改进补贴标准和发放方式,创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
2、建议:
政策补贴不能够完全解决残疾人创业就业的问题,针对这一痛点,政府还需要采取更广泛、更全面的措施,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机会、鼓励社会企业等,为残疾人创新创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具前景的发展平台。
五、总结:
通过本文对常州市残疾人企业政策补贴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在政策引导下残疾人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政策的实施为残疾人创业和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其生活的质量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同时,我们认为政府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政策的管理和监管,优化政策和办法,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政策是残疾人创业的重要支持,更是社会为残疾人赋权的有力之举。
广告语: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企业补贴服务热线:18979997666,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rue.net.cn/chanye/xinnengyuan/1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