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诈骗创业补贴,揭开血腥内幕!本文通过背景介绍引出对企业诈骗创业补贴问题的关注。
一、诈骗手段
1、虚假登记信息获取补贴。伪造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信息,来进行骗取国家创业补贴。
2、虚假创业项目获得补贴。通过虚构创业项目、夸大创业计划、误导补贴审批部门等手段,获取补贴。
3、轮番申领重复获得补贴。通过多次申领创业补贴、变更企业名称、转让股份等手段,来骗取更多的补贴。
二、骗取补贴规模
据调查,仅在2018年,国家已投入创业补贴资金近千亿元。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被企业诈骗者骗去。
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次取缔行动中,就发现有200多家虚构企业在短时间内申报了大量的创业补贴资金,共骗取了1.5亿元。
在山西省太原市的一个案例中,一个企业通过虚构高新技术研发项目,骗取创业补贴120万元。
三、骗取补贴的破坏作用
1、财政浪费。企业诈骗者骗取国家创业补贴后,并未用于实际创业或项目开发等,而是被用于企业自身私人花销和非法活动。
2、失去信任。专门骗取创业补贴的企业违法行为,给投资环境及政府形象带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投资环境和信誉。
四、防范措施
1、加强审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加强审计工作,提高审查人员的素质,加大审查力度。
2、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追责机制,及时查处诈骗行为,同时应该健全长效监管制度,遏制企业诈骗。
3、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对创业补贴政策宣传和权威信息公开,让企业了解创业补贴申请的真实程序和条件。
五、总结
企业诈骗创业补贴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审批制度和监管体系,同时企业与个人也应认真学习创业政策,了解申报程序和资格条件,切实防范诈骗行为。
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企业补贴服务热线:18979997666,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rue.net.cn/chanye/jieneng/1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