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介绍北流企业用工补贴政策,解读该政策内容,探索其实施背景和意义。香港的基金会聚光灯社会日前研究了中国南北企业用工补贴情况,该企业用工补贴意见已在大中城市和东北、西北部分经济落后地区推广,并且在人工成本压力下,大量中小企业也相继加入了这个政策的轨迹中。
一、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
1、 补助对象:北流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国内地的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以及在城区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各类从业人员。
2、补助方式:按照人均标准发放,每人每月不超过550元,实行限额管理。
3、补贴标准:按照从事劳动者所在企业所属的行业和企业等级分类的标准,分为A、B、C三个档次,每档次人均标准各不相同。
4、 补贴期限:自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二、补贴政策的实施背景
1、 促进企业稳增长: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加重了劳动力成本,特别是制造业、加工业等中小企业承受能力较难,一些制造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被迫减少用工甚至倒闭关门。
2、 加强就业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就业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财政政策,增加对城市新增就业的支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助推以更加充分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3、 解决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传统的人口红利正日益消失,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之间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三、补贴政策的启示作用
1、均衡区域发展:相比于城市中心地区,一些东北、西北部分经济落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较为薄弱,用人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引进一系列舒缓民生矛盾的政策,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2、促进就业机会:补贴政策增加了企业就业的吸引力,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特别是对于年轻人、分散就业等现象,提高了就业的稳定性,配合多项政策措施,使得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加强企业培育:企业用工补贴政策对于中小企业形成了压力的同样给予了更多的扶持,这需要加强具有持久力的产学研合作,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四、补贴政策的局限性
1、发放标准不明确: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于标准的执行有所依从,发放标准不够明晰清晰,尤其是对于独资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经济组织的补贴标准尚未明确。
2、针对性不足:补贴政策并不能因地制宜逐个调控,导致部分地域、优势行业、高技术产业等缺少补贴支持,政策达不到对特定行业、特定地区产业、特定人群等的重点支持。
3、缺乏长效机制:现阶段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额外的政策支持,制约北流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必须制定并实施长期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做到规划引领和政策导向。
五、总结
通过对北流企业用工补贴政策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政策在促进就业、提高用工积极性、稳步增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还需要政府部门增加对实施过程的监督,完善补贴标准和培育政策激励机制,促进纵贯全国的观念协商,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效益,助力企业更好的发展。
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企业补贴服务热线:18979997666,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rue.net.cn/chanye/xinnengyuan/1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