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北京通州高新企业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该文章的背景,其次从四个方面: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效果和政策展望,对该政策进行详细阐述。文章侧重于政策的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最后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一、政策制定
北京通州高新企业补贴政策最早策划于2010年,但是由于资金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2015年全面推行创新创业大赛后,政策得到了落实。其中补贴的范围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核心技术研究、开发、示范与推广等,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政策的实施还存在一些可持续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1、本地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在政策的制定中没有考虑到长期可持续的财政支持,表面上虽然提出了很多的资金扶持政策,但是实际上很难达到政策目标。
2、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没有考虑到实际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导致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案不够完善,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3、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社会环境中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程度不高,社会大众对于科技创新和能力提高的认可度不高,也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政策实施
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申请时需求条件不透明,申请的具体流程不清楚;
2、政府的资金支持几乎全部要求企业放弃其知识产权,这使得部分企业难以承受。
3、政府鼓励并积极推广企业合并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这导致小型企业的总量缩小。
三、政策效果
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是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1、政府在资金方面给予了企业相当的扶持,对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开发等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政策根据就业促进的角度,着重考虑到了职工的利益问题,企业可以通过该政策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
3、政策制定的基础上,全区科技研发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创意经济的范围也逐渐扩大。
四、政策展望
尽管北京通州高新技术合同制企业的情况存在很多问题,但政府对于此政策依然有着相当的推动力和重视程度。同时政策也存在很大的优化和改善空间。
1、政府可以注重将资金和人力资源进一步对接,优化政策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案,并逐渐完善优化其中存在的问题;
2、政府应该注重加强“政策与管理”之间的衔接,实现科技、资本和人才之间的方向选择和资源调配;
3、政府需要注重科学识别企业创新创业的浪潮,深入探索更多的创新创业思路方法,推进传统产业的变革;
4、政府还需要注重人才资源的累积,加强高等院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营造更为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吸引环境。
五、总结
在北京通州高新企业补贴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积极的效果,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政府需要思考优化政策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案,加强政策与管理之间的衔接,深入探索更多的创新创业思路方法,营造更为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吸引环境。我们可以预见,政府对于这一政策还将持续推动,并发布更多相关的政策,以支持本地企业的发展。
广告语: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企业补贴服务热线:18979997666,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rue.net.cn/chanye/xinnengyuan/1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