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出口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家为鼓励出口,提供各种各样的补贴政策。但企业在出口中能否获得补贴,也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 补贴政策和形式
为促进出口贸易,很多国家会出台一些补贴政策,包括:直接补贴、减免税收、提供贷款和担保等方式。这些补贴的形式因国家而异。例如,在美国,政府提供的补贴主要包括商业信贷、资金补贴和出口信用保险等;而在中国,政府则出台了关于出口退税、对外贸易扶持基金以及增值税退税等一系列措施。
同时,这些补贴政策也因行业而异。例如,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如造船、航空、军工、钢铁等容易获得政府补贴;而一些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新兴产业则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但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明确规定,企业出口将不会得到任何补贴。例如,欧盟规定,不得以补贴的形式或者借助补贴措施对国外市场特定产品提供有利的条件。因此,有时欧洲的出口的价格可能比其他地区的价格高。
二、 企业出口获得补贴的优点和缺点
企业出口获得补贴政策的优点主要包括:一方面是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提高企业的出口业务竞争力,帮助企业更好地开拓市场;另一方面是为政府带来税收回报和就业机会,提高国家整体的出口水平。
但也有一些缺点和负面影响。首先,固定的补贴政策可能会导致政府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源;其次,一些企业可能滥用政府的补贴,从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可能导致一些企业的优胜劣汰现象,同时也可能导致全球贸易争端;第三,企业出口获得补贴的政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走向“出口导向型经济”,导致国内市场的竞争对手面临艰难境地。
三、 国际贸易规则下企业出口补贴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贸易规则,认为出口补贴是一种扰乱贸易的行为。因此,WTO明确禁止使用贸易补贴破坏其他国家市场的公平竞争。
同时,各国根据WTO的规定,签署了许多双边和多边协议,规定了一些关于出口补贴的具体政策和标准。这些协议包括:石油出口国组织协议(OPEC)、南北对话框架下的恢复发展国际协议(NORAID)、欧洲共同体出口补贴协议等。
四、 企业出口获得补贴的案例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企业提供出口补贴。例如,中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出口退税政策。这些政策的引入,一方面可以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刺激企业的出口业务增长,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但是,企业出口获得补贴的政策也面临许多的挑战和问题。例如,2014年,美国钢铁制造商开始对中国的钢材出口提出申诉,指控中国企业在出口钢材时借助严重的补贴规避贸易壁垒,损害美国企业的利益。此后,美国政府针对这个行为开展了反倾销调查,并对中国的钢铁出口加征高额关税。
五、 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出口能否获得补贴政策,取决于具体的国家和行业政策。在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出口获得的补贴政策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国际贸易规则的框架下,企业需要合法获得补贴,并不能违规使用贸易补贴从而扰乱贸易市场。
广告语:
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企业补贴服务热线:18979997666,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rue.net.cn/chanye/jieneng/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