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是电商企业补贴战争的年份,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纷纷加大对卖家和买家的补贴支持力度。这篇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电商企业补贴战争的冰火两重天现象。
一、电商企业加大补贴力度
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共享经济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电商企业加大对卖家和买家的补贴支持力度是必然趋势。今年,阿里巴巴宣布在2018年为农村电商发展补贴150亿元人民币,京东宣布向全国80%的县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拼多多宣布免费开通卖家店铺,免费提供一流营销资源等。可以说,各大电商平台均加大了对卖家和买家的补贴支持力度。
然而,这种补贴并不是没有代价的。据业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一线电商平台在补贴销售额的同时,也在收紧商家门槛和分成。另外,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上升、违约事件多发等风险问题。盈利模式愈加模糊,这使得电商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二、中小卖家感受不到补贴效果
电商企业的补贴政策主要是针对中小卖家,但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卖家其实感受不到补贴效果。在京东平台,从每月销售额5万元到30万元之间的卖家享有2%的平台扣点,而超过30万元的卖家除却上述扣点外,还需缴纳大量推广费用和仓储物流费等附加成本。同样,阿里巴巴平台也逐渐增大了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但在销售低于一定额度的小卖家中,这些优惠带来的效果并不大。
中小型卖家的处境较为尴尬,补贴无法对其产生直接贡献。因此在电商平台运营上,应当强制对卖家进行教育,向其普及更加成熟的业务运营并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三、消费者在补贴下成为赢家
电商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加大对消费者的补贴政策,进行价格战与优惠券竞争的策略。据数据显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的快速推动和由此带来的价格压力导致大部分商品价格的跌落和价格难以维持稳定。
消费者在补贴下获益明显,消费者可以大抵无成本享受到各大电商平台的优惠券、满减等补贴,从而促进了销售额的上升。据阿里巴巴方面透露,双11当日,58%的消费者可以零成本获得自己想要的商品。百度指数数据显示,到11月11日当天,消费者搜索“双11优惠券”“双11代金券”“双11抢红包”等关键词的搜索量激增,消费者的补贴热情高涨。
四、电商企业补贴战争中的商家生存现状
受到必须要和谋生艰难的中小卖家和寡头电商的打击,不少新兴企业陷入了被排查的境地。但也有部分企业认为,竞争对自己品牌的推广和开拓市场非常有帮助。2018年,大众点评默默退出了百度、阿里、腾讯的杀场之后,占据了大众点评八成统计量的用户看到这条信息后,近1000万人关注并分享了它。
电商平台的竞争不仅体现在补贴金额大小上,更在于优化营销模式,增强商家经营能力,提升商品质量等方面。电商企业补贴战争中,劣质商品、售后阻力、恶意评价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企业应该要意识到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维护,重视产品品质的保障和档次水平的提高。企业通过保障产品品质和提供精细化售后服务,促进了用户口碑的提高,并为企业长久发展打下了基础。
五、总结:
电商企业补贴战争加剧了电商企业的竞争,处在这场补贴战争中的消费者成为了最大受益者。然而,中小卖家的处境较为尴尬,补贴无法对其起直接贡献。企业需要加强商品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企业补贴服务热线:18979997666,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rue.net.cn/chanye/jieneng/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