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聚焦于以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电补为中心的电池再利用新机遇。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从动力电池回收现状、再利用技术、电池回收政策、电池再利用市场四个方面入手,全面阐述了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电补为中心的电池再利用新机遇。
一、动力电池回收现状
1、动力电池回收的国内现状
中国政府对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电池回收和再利用。2018年,中国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率要达到50%,并重点支持发展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目前,国内电池回收企业较多,但企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行业乱象较为突出。
2、动力电池回收的国际现状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法规还是《欧盟动力蓄电池废物指令》,其要求自2020年7月1日起,车辆动力蓄电池的回收率应达到50%,届时,欧盟主要成员国都将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进行强制规定。日本也在制定规划,要求实现贯穿整个电池生命周期、包括回收和再利用的闭环制度。美国的回收情况相对较少,尚未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大部分电池都被淘汰后直接焚烧处理。
二、再利用技术
1、动力电池再利用的前景
动力电池再利用的前景非常广阔,因为电池作为能源存储器件,其材料和构造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普通废弃物中,难以用焚烧、填埋等方法消化。再利用电池可以极大地降低二次成本,缩短掉换周期,在理论和实践中,升级再利用方案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
2、电池再利用的关键技术
动力电池再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再制造、再组装、再利用等多种方式。再制造主要是解决回收的电池退役后,电极颗粒、电解质等材料的老化问题,通过材料科学研究实现电池性能再生。采用再组装的方式,会从回收的电池中选取较新的电池组件,将其中一部分或全部组成新的蓄电池组,以行驶里程为关键指标,经过配对筛选、充放电循环和充电均化等处理,决定电池组的再利用程度,直到安全、可靠和性能充足。再利用采用碳、镍、钴材料的电极与表面涂有二氧化锰的电极混合,在充电状态下,可以实现双向离子转移,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钠离子和双氧水分别在两个电极间转移。这种电池的电压较高,充电容量大。
三、电池回收政策
1、欧美国家电池回收政策的发展
欧美国家对电池回收政策越来越重视,以欧盟为例,针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欧盟在2013年颁布了《动力蓄电池废物指令》要求成员国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率。美国2010年颁布的《美国国家电子回收法案》也强制要求在其管辖范围内,产品必须经过可控的回收和处理环节。此前,美国电子垃圾长期填埋和焚烧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我国电池回收政策的现状
我国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高度重视,不断出台政策引导企业扩大回收规模,促进产业升级。比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本行业的发展目标,并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升级电池回收相关技术升级,并基于其再利用推出新的政策奖励措施。
四、电池再利用市场
1、电池再利用市场规模
电池再利用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5%以上。根据权威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电池再利用市场将超2000亿美元。由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及再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多个子系统和复杂的流程,因此要求回收业和再制造及应用业具有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应用能力,这些都将是目前行业的难点。
2、电池再利用市场的前景
电池再利用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首先,由于国内外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因此废旧电池的处理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其次,各国政府对能源保护、环保发展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能源保护,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由于经济实力、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国与国之间的能源需求是有差异的。加强国际合作和共享,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生活,电池再利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五、总结:
本文从动力电池回收现状、再利用技术、电池回收政策、电池再利用市场四个方面阐述了以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电补为中心的电池再利用新机遇。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是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共同合作,推动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电补为中心的电池再利用新机遇。电动汽车行业未来将呈现新发展局面,企业应当积极研究优化工艺,进一步促进行业创新。
本文由企业补贴整理。
企业补贴服务热线:18979997666,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true.net.cn/chanye/jieneng/10321.html